常州網 | 微博 | 客戶端 | 返回舊版

40所學校創成常州市首批“墨香校園” 翰墨飄香進校園,傳統文化潤心田

來源:常州晚報 編輯:姚程玉 發布于 2022-04-22 09:30:48

4月中旬,常州市教育局發布了首批“墨香校園”名單,全市40所中小學榜上有名。

“墨香校園”是對書法特色學校的再升級。創建中,更注重校園書法環境的營造、書法課程的實施與建設以及書法教育綜合成效。

作為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子項目之一,“書法教育百千萬”工程2.0版將計劃通過5年時間創建150所“墨香校園”,以此促進學生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今天,我們走進常州市的4所“墨香校園”,看翰墨如何飄香校園。

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  課程+活動,傳承經典

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于2005年將“書法教育”作為學校特色發展項目,2007年授牌為第二批“常州市書法特色學校”,2018年被評為首批“江蘇省書法教育示范學校”。時隔三年,在首批“墨香校園”創建中,該校以優異表現上榜,是唯一獲評為常州市“墨香校園”的高中。

學校通過課程引領、合理架構,全面開展書法教育。高一針對有書法特長的學生,開設硬筆校本課程和軟筆書法社團。高二的軟筆書法模塊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定期開展書法社團活動,同時,選拔優秀書法特長生成立書法興趣小組。欣賞與實踐相結合,硬筆與軟筆相輔佐,多層次的課程選擇,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和了解書法,讓有潛質的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提高。

該校還依托多彩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書法素養。校方多次邀請書法名師進校開設講座,組織學生外出參觀書法展。將書法和繪畫、烙畫、工藝設計課程相結合,讓學生提高書寫水平的同時培養動手實踐能力。與國外友好學校師生交流書法藝術,將中國文化瑰寶傳播至海外。師生優秀書畫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校書畫愛心義賣活動則鼓勵大家用行動幫助有困難的人。每年寒假,學校組織學生開展“送春聯下鄉”公益活動。

高三(12)班金晨陽同學曾多次在各級書法比賽中獲獎,他說,高中課務繁忙,但自己依然對書法保持熱愛。在北郊,有循循善誘的書法老師,有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讓他可以偶爾“任性”,“高中前兩年,楊銘妍老師經常帶我們參加書法比賽并提供專業指導,很感謝楊老師和學校的這份堅持。”

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  多元評價體系助推書法教育蓬勃發展

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強化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學科教學和社團活動相結合,美育和德育相滲透的原則,積累經驗、形成特色,不斷提高全體學生的書法能力和綜合素養,在省、市、區的各項書法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

保證開足開齊書法課,每個年級設2個書法班,課后開設書法社團,定期組織社團活動。學校6名教師均持有書法教師資格證,每周進行一次集體研習活動。近年來,徐悲鴻之子、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徐慶平,文化和旅游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創作部主任陳海良等書法名家受邀來校交流指導,拓展教師的專業視野,指導教師的專業發展。

該校書法教育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是保證書法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通過“等級測評”“作業評優”“卷面附分”三級機制,切實加強對學生參與課程和社團的學習評價,既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進行過程性評價,還要通過筆試、作品評比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考核評價。根據總結性評價給出等級,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有關成果作品,放進學生成長檔案袋。語文學科部在日常教學中批閱作業時,除了批改答案是否正確,還評定書寫等級,不涂改加1分,字跡端正加 2分,卷面優美加3分。

此外,學校還加強了對教師的評價考核,加強對書法教師課程研發與實施課程情況的觀察評價和實效評價,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教師工作評價指標。對書法教育成效突出的老師,按照學校獎勵辦法頒發教學成果獎。

新北區安家中心小學  “530工程”催生課后服務新樣態

常州市新北區安家中心小學書法師資強大,先后培養了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4人、常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10人,五位教師在“江蘇省書法寫字評優課”中獲得特等獎和一、二等獎。十幾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對書法教育的不懈探索,開設了覆蓋全年級的書法校本課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熱愛書法的特長學生。

隨著課后服務“5+2”政策的施行,面對學生發展的需求和家長的更高期待,學校把書法學習納入課后服務課程體系,創造性地實施“530工程”,即:每周5天的課后服務,每天開辟30分鐘的時間練習書法,三天練習軟筆,兩天練習硬筆。

為落實好這一工程,學校依托第二批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互聯網+小學書法課程的實施路徑研究》,借助互聯網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技術,大膽創新教學途徑,深度融合各方資源,采用“互聯網+同步課堂”的方式開展書法教學。書法教師在網絡終端進行專業授課指導,看護教師在教室指導同一年級的學生同步學習,實現了書法優質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這一項目的實施不僅豐富了課后服務的課程設置,讓學生每天有所習得,提高了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滿意度和學生的課后服務參與率。同時,學校的書法特色也在“530工程”的實施中得到進一步彰顯,提升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產生了“有效融合、一舉雙贏”的良好效益。

常州市香梅小學  ?;丈系男C蓪W生題寫

本周,小學因疫情中斷的課后服務再度啟動。周二下午4點,常州市香梅小學書法教室,20來名學生正沉浸于墨香里,孩子們的筆下,既有工整的楷書,也有端莊的隸書,還有流暢的行書。來自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專職書法教師謝凱,不時給大家指點。這是學校的書法校級社團,從上學期開始,社團利用每周二的課后服務開展活動。

香梅小學將書法融為學習的日常形態,書法課寫進課表,每周一節課。學校在校級書法社團的基礎上,成立了年級書法社團,由學校培養的書法老師授課。為此,該校常態化開好書法師資培訓,不定期聘請專家來校進行示范指導。目前,學校已有7名教師參加“百千萬工程”書法教師培訓。

漫步香梅校園,墨香文化無處不在,書法名家介紹、各種字體知識鐫刻在長廊柱子上;“丹青長廊”展示了學生的豐富墨寶;教室門上的對聯出自學生之手…… 教師發展部副主任黃汝皎介紹,學校每年都會組織開展寫字比賽,開展校園書法節,還為學生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

2020年,香梅小學創建新優質學校之際,由師生共同創作的“香梅”?;彰媸?,其中“常州市香梅小學”7個字由五(1)班劉露丹同學所題寫。那時,她才10歲,學校在設計?;諘r,決定讓書法好的學生題寫,小姑娘脫穎而出。她說,書法帶給她很多快樂,為學校題寫?;?,更是一種莫大榮耀。

校方表示,學校以“橫平豎直書漢字,一撇一捺寫人生”為書訓,教學生寫字、寫好字,領略漢字的演變和文明的精髓,感悟祖先無窮的智慧,也將文化的核心精神傳揚。

您無法評論,您可以 登錄 或者 注冊

0條評論

蘇ICP備08009317號-4 蘇公網安備3204110200001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008248
常州市互聯網新聞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不良內容舉報信箱:bbs_cz001@163.com  舉報電話:0519-82000682 業務聯系: 0519-82000687
江蘇省網絡視聽違規節目舉報窗口
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