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璐 王銳 趙海平
孫本海 圖文報道
常報全媒體訊 4月20日下午,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收到常州臺廈大件物流有限公司的申請,需要現場勘驗大件運輸。執法人員在做好自身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立即趕赴現場,按照規定完成相關工作后,快速發出通行證,有力保障了運輸工作按時開展。
記者從市交通執法支隊了解到,自我市有序恢復生產經營以來,從常州起運的大件運輸許可申請數量急劇增長,平均每天超過120件。
大件運輸許可申請的增加,反映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平穩,大型裝備制造企業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但受周邊地區疫情高位運行影響,企業大件運輸相較平常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難。
為確保大件貨物及時啟運,常州交通執法部門與大件生產企業和運輸企業建立“一對一”聯絡員服務機制,幫助企業提前進行申請資料預審,爭取在大件貨物裝車前完成相關審查,裝車后,辦完手續即刻發證。
“3月底,我們已經在交通執法部門幫助下,辦成了一次‘特殊’的大件運輸申請辦理。”常州臺廈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公司需要從常州常礦起重機械有限公司運送一根長達60多米的箱梁到10多公里外的常州東港。
因為箱梁超長超大,可能會對沿途的交通安全產生影響,常州交通執法部門收到申請后,聯絡員立即向常州臺廈詳細詢問運輸的具體貨物情況、線路規劃、通行時間等。同時,審批人員就運輸情況與交警部門和沿途路線管轄單位進行充分溝通。經過多方協調,確保擬定運輸路線安全暢通后,常州交通運輸執法部門快速下發了通行證,讓運輸工作按時開展。
當前在各地交通運輸臨時管控政策多變的情況下,我市交通執法部門通過強化信息溝通渠道,及時將交通管制信息告知申請人,讓申請人在申報通行路線時能繞開受到管制的路段和收費站,做到了“事先知、提前辦”,減少了因線路協調浪費的時間,提高了大件運輸效率。
對于前期已取得申請,但運輸路線中臨時出現管制路段的情況,我市交通執法部門及時伸出援手。
4月8日,交通執法部門大件審批人員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焦急地表示:有一批鋼結構框架滯留在我市無法運出。原來,申請人之前獲批的通行路線中,有一處收費站因疫情防控臨時關閉,“如果運輸延誤的話,生產企業、運輸企業和設備接收企業都將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面對這一情況,審批人員立即和申請人一同重新制定路線。同時,審批人員將該情況告知沿途路線管轄單位。經過審批人員的多方協調,當天下午,申請人就拿到了通行證,使得該批大件貨物及時運輸,避免了各方的經濟損失。